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刘亮)由长江商学院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邀出席的“2023女性领导力论坛”日前以线上形式举行。本届论坛汇集了来自中非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学者、创业者以及包括联合国、非洲国家驻华大使等在内的代表,他们从多个角度探讨非洲女性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以期通过中非交流合作,赋能女性领导力提升。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学位项目副院长李海涛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企业未来必须实现性别平衡。企业中拥有更多女性担任领导职务将对女性和企业带来双赢的效果。首先,多元化的员工构成是激发组织创新的源泉;其次,女性作为重要的经济力量,能为市场提供宝贵的消费洞察力和潜力;第三,女性在领导企业所需的软技能方面,往往比男性更具优势。
长江商学院管理学系组织行为学副教授张晓萌援引相关研究分析称,女性成为领导者主要面临四大阻碍因素:工作家庭阻碍、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社会认知对于女性管理者的刻板印象以及组织/企业文化的影响。但经过两项性别与领导力方面的大样本、长周期研究后,她发现,在新冠疫情的前中后期,女性领导者均展现出了持续的高韧性,她们是“艰且益坚”的代表。当前两性领导者呈现出来一定程度的领导力特质的差异,但并不一定是由性别造成,识别差异的最终目标是要弥合差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事务协调主任穆罕默德·埃尔法纳瓦尼表示,女性约占非洲大陆人口的一半,她们走在非洲社会进步的前沿,但同时她们在追求平等与权利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女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以及教育价值被大大低估,在政策决策层面,女性的代表力也被严重低估。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教育机会、帮助她们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不仅将大大释放女性群体的潜能,同时也是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巨大赋能。
“性别平等不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建立繁荣、包容社会的基石。”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丽亚·古斯塔瓦称,研究表明,非洲的欠发达现状与女性权利丧失已形成恶性循环,据非洲开发银行预估,缩小劳动力参与的性别差距有望使非洲大陆的GDP额外增加12%。她表示,担任驻华大使期间,她在基层脱贫项目中看到了成功的性别变革路径,未来希望看到更多类似的项目成为中国在非洲大陆发展合作的重点。
在乌干达驻华大使奥利弗·沃内卡看来,随着诸多中国投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非洲大陆出现,期待这一过程能够更好地助力培育女性创业者,促进女性力量发展。FarmWorks联合创始人李奕在分享中也提到,当下越来越多中国创业者将非洲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他们把自己的资本、资源和经验带到非洲来并雇佣许多本地女性员工,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完) 【编辑:姜雨薇】
中新网迪拜12月1日电
丁薛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世界气候行动峰会上的发言
(2023年12月1日,阿联酋迪拜)
尊敬的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殿下,
很高兴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特别代表,出席世界气候行动峰会。首先,我谨荣幸地转达习近平主席对阿联酋举办世界气候行动峰会的良好祝愿。习近平主席对阿联酋作为COP28主席国积极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表示高度赞赏,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八年前,习近平主席与各国领导人一道,以最大政治决心和智慧达成《巴黎协定》,开启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中国一直重信守诺,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要贡献。我们大力推进绿色发展。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超过1800万辆、占世界一半以上。我们深入推进能源革命。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高至50.9%。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燃煤电厂,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我们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安排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超过12亿元人民币,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各方应增强共同应对的决心和能力。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践行多边主义,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和原则,加强团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加速绿色转型,积极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推动传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三,强化落实行动,充分兑现已有承诺,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切实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以行动化愿景为现实。
中国作为负责任发展中大国,愿与各方一道,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谢谢大家!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