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12月2日电 (向一鹏)12月1日,中国工程院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南研究院协议》,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南研究院揭牌。
根据上述协议,中国工程院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按照“院地共建、地方为主”的原则共建湖南研究院,以发挥院士作用为核心,组织开展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大工程科技咨询调研、技术攻关、决策咨询、学术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探索建立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平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该协议的亮点有:促进院士专家科技成果在湘转化方面,推动湖南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及所在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完善工程院的科技成果在湘转移转化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现和培育优秀工程科技人才方面,帮助湖南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建立完善“三大资源数据库”方面,建立院士信息、重大项目和优质成果三类数据库,为重大战略规划、公共创新服务、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提供支撑。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表示,将进一步聚焦湖南在落实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充分发挥高端智库作用,为湖南提供战略咨询。同时,在支持湖南构建国家科创中心、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湘籍院士参与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开展务实合作,助力湖南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湖南省52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占四分之三;湖南牵头组建17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的有5个。目前,在湘中国工程院院士达33人,占该省“两院”院士的77%。(完) 【编辑:叶攀】
中新网厦门12月2日电 (杨伏山 欧阳桂莲)自1922年建系以来,厦门大学哲学学科已跨过百年征程。对于厦大哲学百年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刘大椿以十二个字加以概括:“不懈奋斗、逆势成长、终成大器。”
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百年回眸与创新发展大会2日举行。 厦大哲学系 供图
2日,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百年回眸与创新发展大会举行,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海内外系友、关心支持哲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校内嘉宾,与哲学系师生共同追忆不凡的百年奋斗历程,共谋学科发展新蓝图。
受邀与会的刘大椿教授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厦大哲学系同仁们学习和交往的经历。他说,厦大哲学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他备受鼓舞,颇受启发;希望厦大哲学系在新的百年,做新的起点,争取新的辉煌。
哲学学科是厦大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早在建校之初,在陈嘉庚先生全力支持下,学校创办了哲学学科,并成立了哲学系,吸引一批名师大家来校任教。一百年来,历经一代代哲学人辛勤耕耘,厦大哲学现已形成多个学界知名的、具有厦大特色的研究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教授致辞称,厦大哲学学科已经成为中国东南的哲学教研重镇,并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会上,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张异宾视频致辞时,回顾了自己向商英伟、张澄清等厦门大学哲学系老一辈著名学者学习的经历,并对厦门大学哲学系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表示期待。
第八届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吴晓明在致辞中赞许厦大哲学学科百年来的卓越贡献,并祝愿厦大哲学学科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承担重大历史使命,继往开来,做时代的开路先锋。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厦门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哲学渊源,并期待两校的哲学学术共同体从中国向世界敞开、从历史向未来出发,让来自世界的中国哲学与来自中国的世界哲学一起,成为人类未来精神版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境外同行代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哲学系原系主任丹尼斯·麦克马努斯教授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厦门大学与南安普顿大学是全球合作伙伴,彼此之间有着长久的交流和密切的合作,双方哲学系都长于知识论、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期待未来能有更加深入的协作。
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朱菁教授向与会者讲述了百年来厦大哲学人的故事。朱菁表示,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一所好的大学在其高水平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哲学学科的作用。厦门大学哲学系将不负学校嘱托,牢记历史使命,在新的百年征途中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新华章。
大会还特别举行了感念师恩环节,哲学系优秀学子代表为与会的离退休教师献上鲜花,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哲学学科发展的付出和奉献,同时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厦门大学哲学系当天还举行“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学科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和“厦门大学哲学系杰出系友论坛”,分别邀请学界嘉宾学者和各届系友深入研讨学术问题、分享研究成果与行业经验。(完)